欢迎您访问OKX欧意交易所精工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公司主营OKX欧意交易所机械、OKX欧意交易所设备、OKX欧意交易所模具等产品!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欧意新闻资讯

欧意动态

轴承钢热处理方法pdOKX Exchange - OKX Derivatives Exchangef

作者:小编2025-04-09 13:47:46

  OKX Exchange - OKX Derivatives Exchange(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轴承钢热处理方法pdOKX Exchange - OKX Derivatives Exchangef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火,将炉中温度升高到890℃~930℃,放入钢材,保温40~60min,再油冷到380~410℃,然后出油,空冷至室温;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740℃~81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3h~6h,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890℃~930℃,保温25min~55min,再置入冷却槽,在250℃~300℃温度下,等温盐浴30min~50min后,进行水冷,水冷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8530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5.28 (21)申请号 9.2 (22)申请日 2021.01.06 (71)申请人 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滨海五道515号 申请人 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牛玉周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代理人 倪越 (51)Int.Cl. C21D 9/40 (2006.01) C21D 1/18 (2006.01) C21D 1/32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轴承钢热处理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步骤一,正火,将炉中温度升高到890 ℃~930℃,放入钢材,保温40~60min,再油冷到 380~410℃,然后出油,空冷至室温;步骤二,球 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740℃~810℃,置入 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3h~6h,再炉冷至650 ℃,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步骤三,淬火,将步骤 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890℃~930 ℃,保温25min~55min,再置入冷却槽,在250℃ ~300℃温度下,等温盐浴30min~50min后,进行 水冷,水冷温度低于50℃,完成水冷后取出空冷 至室温;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 A 200℃~270℃下回火1h~3h;步骤五,附加回火, 0 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在180~200℃ 8 0 3 下回火6~8h。具有更好的热处理效果,提高轴承 5 8 2 钢的耐冲击性和耐热性。 1 1 N C CN 112853080 A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火,将炉中温度升高到890℃~930℃,放入钢材,保温40~60min,再油冷到 380~410℃,然后将油冷后的钢材出油,空冷至室温; 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740℃~81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 3h~6h,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890℃~930℃,保温25min~ 55min,再置入冷却槽,在250℃~300℃温度下,等温盐浴30min~50min后,进行水冷,水冷 温度低于50℃,完成水冷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200℃~270℃下回火1h~3h; 步骤五,附加回火,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在180~200℃下回火6~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将步 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进行粗磨,再进行附加回火。 2 2 CN 112853080 A 说明书 1/2页 轴承钢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铁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石油钻井和大型矿山机械的工作条件下,轴承会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以GCr15为 代表的高碳铬轴承钢因其含碳量高,耐冲击性较低,比较难以满足石油钻井和大型矿山作 业的使用要求。目前的55SiMoV是应用在石油钻井的推荐钢材,在JB/T6366《滚动轴承中碳 耐冲击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中规定了常规的整体淬火和渗碳热处理要求,但由于 该热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局限性,致使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其耐冲击性和高温稳定性较差, 降低使用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具有更好的热处理 效果,提高轴承钢的耐冲击性和耐热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正火,将炉中温度升高到890℃~930℃,放入钢材,保温40~60min,再油冷到380~410℃, 然后将油冷后的钢材出油,空冷至室温; [0005] 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740℃~81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 保温3h~6h,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0006] 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890℃~930℃,保温25min ~55min,再置入冷却槽,在250℃~300℃温度下,等温盐浴30min~50min后,进行水冷,水 冷温度低于50℃,完成水冷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0007] 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200℃~270℃下回火1h~3h; [0008] 步骤五,附加回火,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在180~200℃下回火6~8h。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 材进行粗磨,再进行附加回火。 [0010]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热处理工艺使得轴承钢表面呈现压应力,可以提 高40%的耐磨性,可以提高100%的冲击韧性,而且满足在250℃温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能 够保持足够的硬度,保证该轴承钢使用的稳定性,同时,轴承表面的压应力和也有效增强了 轴承的表面疲劳强度。并且这种热处理方式操作简单,利于实现,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热处理工艺曲线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工艺比较的硬度稳定性比较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工艺比较的尺寸稳定性比较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工艺比较的磨损性能比较图; 3 3 CN 112853080 A 说明书 2/2页 [001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工艺比较的耐冲击性能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轴承钢热处理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17] 步骤一,正火,将炉中温度升高到890℃,放入钢材,保温60min,再油冷到380℃,然 后将油冷后的钢材出油,空冷至室温; [0018] 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74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 3h,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0019] 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890℃,保温30min,再置入 冷却槽,在250℃温度下,等温盐浴30min~50min后,进行水冷,水冷温度低于50℃,完成水 冷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0020] 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200℃下回火1h~3h; [0021] 步骤五,附加回火,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进行 粗磨后,在180℃下回火8h。 [0022] 本发明轴承钢热处理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火,将炉中 温度升高到900℃,放入钢材,保温50min,再油冷到400℃,然后将油冷后的钢材出油,空冷 至室温; [0023] 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80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5h, 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0024] 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910℃,保温40min,再置入 冷却槽,在270℃温度下,等温盐浴45min后,进行水冷,水冷温度低于50℃,完成水冷后取出 空冷至室温; [0025] 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230℃下回火3h; [0026] 步骤五,附加回火,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进行 粗磨后,在190℃下回火7h。 [0027] 本发明轴承钢热处理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火,将炉中 温度升高到910℃,放入钢材,保温40min,再油冷到410℃,然后将油冷后的钢材出油,空冷 至室温; [0028] 步骤二,球化退火,将炉中温度升高至810℃,置入步骤一中获得的钢材,保温4h, 再炉冷至650℃,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0029] 步骤三,淬火,将步骤二中或的钢材置于多用炉中,炉温930℃,保温30min,再置入 冷却槽,在300℃温度下,等温盐浴50min后,进行水冷,水冷温度低于50℃,完成水冷后取出 空冷至室温; [0030] 步骤四,回火,将步骤三中获得的钢材在250℃下回火3h; [0031] 步骤五,附加回火,将步骤四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中完成回火操作的钢材进行 粗磨后,在200℃下回火6h。 [0032] 以上实例,只是本发明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 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 4 CN 112853080 A 说明书附图 1/3页 图1 5 5 CN 112853080 A 说明书附图 2/3页 图2 图3 6 6 CN 112853080 A 说明书附图 3/3页 图4 图5 7 7